banner
CG艺术实验室

CG艺术实验室

数字艺术 / 视觉设计 / 技术分享 / 知识管理
tg_channel
facebook
x
github
bilibili
zhihu
email

打造第二大脑

本周主菜#

上周终于平安落地,一切顺利。在第一篇里提到了如何处理信息爆炸这个话题,早晚要写,趁热打铁。

我自己处理信息爆炸的方法是从网上一点点学来的,说 “一点点” 的意思就是走了很多弯路。目前,我发现最好用的一件利器是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

什么是第二大脑?#

要想理解第二大脑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类的大脑。这里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并不擅长死记硬背。怎么样,是不是想起以前语文书上的 “并背诵全文” 了?再想想你还能记得多少当年背下来的古诗课文?没错,你会发现,能背出来的课文和诗词你基本都能说出这些原文的含义,或者它们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故事等等。也就是说,你之所以时隔这么多年还能记得它们,并不是记住了这些文字的排列顺序,注意,也不是你当时理解了它们的含义,最根本的原因是你产生了思考(不论有意或无意)。举个栗子,让你记得 “一览众山小” 的一般不会是上学时一次考试你没写出来 “会当凌绝顶” 被老师罚写了 20 遍,而更可能是你为了朗诵会上面对自己偷偷喜欢的那个 ta 能完美背出来,其实你的大脑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这句诗和当年的 ta 还有那场朗诵会链接了起来,导致你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而思考,恰恰是将一堆看似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更擅长的是思考,而记住这些知识是思考之后顺便发生的。

知识的本质是有用的信息。再来看看背诵这个过程,每次学一篇新课文时,第一件事一定是大声朗读课文,这其实是大脑在收集信息。然后,老师开始讲解生字的含义,段落的结构,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等等,这其实是大脑在整理信息,或者说,把信息变成知识。最后考试了,你为了能考个高分,不用回家亲密接触铜头皮带,要让自己能在关键时刻想起这些知识,这其实是大脑在提取知识。

我的第二大脑,就是供我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知识的一套仿生系统。

为什么要创建第二大脑?#

考试,是训练我们如何解决问题

来到社会需要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学生时代的考试,只是小范围简单规则下的竞争游戏。如果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装满知识的篮子,那这个游戏,用我们自带的篮子基本还是够用的。

而解决社会问题,需要的是具有体系结构的知识。那些知识不仅体量巨大,而且错综复杂。任何一个问题放在社会的职业层面,要做到处理起来游刃有余,都不是一两个大学专业能够轻松解决的,更别说单独的一门网络课程。这时你就会发现:

  • 我们的篮子太小,需要一个更大的篮子去装知识。
  • 我们的篮子太费电,体重 3% 的重量每天要消耗全身 20% 的能量,完了还必须每天要待机 8 个小时。
  • 我们的篮子太不靠谱,连钥匙身份证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会弄丢,取款密码不是个名字拼音加生日都记不住。

这些问题,使用第二大脑都会迎刃而解。

现在我们的大脑就节约一大部分能量用来更高效地思考,进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更专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上。

我是如何构造第二大脑的?#

这里分享我目前在使用的一套工具和方法供参考:

工具上,我从 2011 年纯粹处于好奇注册了印象笔记,一直使用了 5 年,里面存放了成千上万篇自己觉得 “有用” 的文章,图片,链接。当然,90% 的文章至今我也没有再打开看一眼。我一直克制没有使用高级会员,每个月只有 60M 的免费同步流量,即便这样,5 年下来这些数据也占用了 2G 左右的空间。之后又折腾到 OneNote,但 OneNote 移动端的编辑阅读体验实在让我忍无可忍。中间又尝试了有道云笔记、Apple 备忘录等等,这都是题外话了。

说回来,2018 年我注册了 Notion,目前我使用的软件工具只有 Notion,它最吸引我的不是简洁美观的 UI,而是高度的自由灵活性,我可以根据需求搭建真正符合我需要的工具,比如这个网站 90% 是用 Notion 实现的,还有我的商业项目管理,任务追踪系统等等。现在看来它基本可以满足我对第二大脑的一切需要。

当然,相比使用什么工具,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来使用工具。如果方法得当,用什么软件并不重要,甚至我还看到有人用一个 txt 文档做到了这些。(链接见文末)在此,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如不必要,勿增实体。

  • 第一步,收集信息

    • 我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 RSS 订阅,newsletter,telegram 频道,书籍,视频这些渠道。它们各有优劣,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背后没有算法每时每刻去猜测我的兴趣是什么。总之,我个人完全排斥任何使用算法推荐的媒体平台进行阅读,宁可使用搜索引擎。算法推荐的最终结果就是,只会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你懂的。算法可以利用,但不能被它奴役。
    • 收集并不仅仅是保存各种 “有用的信息”,也要同时记录下你自己的思考,哪怕文章里的一句标注。这样未来的自己看见这个标注就会明白为什么会留下这篇文章。
    • 注意,这个时候信息还是信息,并没有变成知识。
  • 第二步,整理回顾

    • 定期清空你的篮子,如果忙于工作或别的事情导致你的篮子里总有一堆未读内容,还不如停止收集,先整理好没处理过的这些内容再继续。要相信,慢就是快。
    • 另外,我认为整理不是分类,不是给每个内容打上一堆标签,标记上了已阅就算大功告成了,那是对自己赤裸裸滴欺骗。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带着问题去记录自己当下那一刻的想法。例如,我为什么要标注这句话?这里提到的知识点是不是和我的工作有关?对我会有什么帮助?我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我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案例?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让大脑开始做它最擅长的事情 —— 思考。这个时候,信息变成了知识。
    • 还有,整理回顾的意义是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当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在心理上你会慢慢开始了解自己,并相信自己整理回顾过的东西都是达到了自己认为合格的内容,不能说最终会乐此不疲吧,信心大增是一定的。
  • 第三步,建立链接

    • 现在我们才到了真正建立第二大脑的时候。这个阶段我自己是和整理回顾同步进行的,更准确的说完全可以随时进行。也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对已经认识的知识进行深度思考。我的具体做法是,把相同类型的文章整理成一个主题,用同一篇笔记把这些分布在好几篇文章或视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然后把你认为有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 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任意一处开始建立就可以
      • 必须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和总结。因为以后再看到的时候即便不用看原文,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 不怕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慢慢来,把这个过程放心交给时间。
      • 链接最好是双向的,走了还可以随时回来。
    • 这个时候,知识伴随着你的想法开始发生各种奇妙的碰撞,有价值的创意就藏在这些碰撞里。为知识建立连接就像是在我的知识库里建立一道一道的传送门,只有这样第二大脑才算真正拥有了生命力。
  • 第四步,输出价值

    • 对一件事进行投入肯定是为了能够获得回报。这一步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去使用第二大脑。
    • 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功夫去吸收知识,不惜建立一个第二大脑。表面上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我认为实际上,获得知识真正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未来输出更多的价值,有价值才会有回报。不论你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日记,还是完成了一个商业项目,本质都是在使用你的知识,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产生了一系列的行动,最终向外界输出了你的价值。
    • 通常遇到的难处就是,当下并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回报,因为这种价值的增长是一个指数曲线。这里就涉及到另一套叫做 GTD 的管理系统,也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我自己也在一边看一边亲身实践。具体我会在之后的文章里谈一谈。
    • 那么在不使用 GTD 的情况下,该如何让自己更容易把第二大脑坚持打造出来呢?我用的方法比较粗暴 —— 直接把第二大脑和我赖以生存的商业设计项目挂钩。例如,客户要求做一张海报,我在选择构图、色彩和字体的时候限定自己只在自己的素材库里寻找,如果素材库没有再去网上收集。这样输出和输入通过可以产生切实回报的关系,自然联系在了一起。
    • 至此,在拥有第二大脑的同时,整个第二大脑的内部形成了正向循环。

创作碎片#

昨天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分镜故事板,总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但可能会有的困难就是,分镜画好了并不会按部就班去做,它只是一个和团队沟通的工具。这个工具,它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继续迭代。

我想,这可能是所有内容创作者会遇到的困难。内容创作的性质就是,外人只看重结果,但创作者应该去看重过程。不需要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才有底气公之于众,分享创作的过程会更容易发现未知的缺陷和错误。

下一步就要开始绘制概念图和角色建模了,加油。

Weekly Highlight#

译文 | 过去 12 年里,我的生产力工具只是一个 .txt 文件 - 少数派

无论是折腾好玩还是追求高效,工具只占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方法论。

  • 我自从学会重装 Windows 系统之后,经常会为了让电脑感觉起来更干净,然后乐此不疲地折腾半天。这一点一定要时常警戒自己,工具就是用来干活的,顺手能用就可,不要本末倒置。

每当我对自己的长期承诺感到不知所措时,我就会通过积极地取消标记电子邮件、从日历中删除我不再感到兴奋的事情以及减少我未来分配给自己的工作量来减弱这种感觉。

  • 想起电影《3 idiot》里的一句台词,大意是,要学会在关键时刻哄哄自己的心。

下周见。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