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CG艺术实验室

CG艺术实验室

数字艺术 / 视觉设计 / 技术分享 / 知识管理
tg_channel
facebook
x
github
bilibili
zhihu
email

解析設計師的第二大腦:從理念到實踐

寫在前面#

在數位化時代,個人資訊和想法的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打造一個個性化的數位化第二大腦,成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的關鍵。我將從理念到實踐,介紹了如何設計和建立屬於自己的第二大腦。

少廢話,先放成果。

image

往期文章: 打造第二大腦

由於我的職業是一名自由設計師,對於成年累月的大規模專案資料和素材資源,以及學習筆記。越來越讓我感到,在數位化時代設計師們面臨著巨大的資訊管理挑戰。

我始終相信,專業素養的提升,往往來自專業之外。同時作為不同領域的設計師,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工作流程和審美取向,如果你也是一名設計師,希望我的經驗教訓會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從事其他職業,我想也一定能讓你有所啟發。或能幫助你選擇稱心如意的優雅工具,或能幫助你在設計自己的工作流中另闢蹊徑。

image

理念的進化路線#

從去年第一次寫文章介紹第二大腦,對它概念的理解我經歷了三個階段(角度):工具,系統,思維模式。 現在,我意識到它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系統化的方法,並最終演化成一種思維模式,和我們的第一大腦時刻夢幻聯動。

工具#

最初我只用印象筆記,屬於標準的 “倉鼠症” 晚期。看到什麼都往裡塞,也不做什麼分類,實際上就是複製粘貼的工作。整個過程充斥著 “收藏即學會” 的虛幻滿足感。現在想想看,印象筆記對我最有用的功能只有多平台同步而已。然而每個月吝嗇的幾十兆同步流量限制,臃腫緩慢的客戶端逐漸讓我對它失去興趣。

然後,衝著無限同步流量,入坑了微軟的 OneNote,但馬上發現移動端體驗很不友好,PC 端的 UI 也讓我快速審美疲勞。撤。

後來跟風,切換到了 Notion,被它免費無限容量,優雅的界面,靈活又合理的佈局吸引。當我準備把印象筆記裡的內容全部導入進 Notion 裡的時候。很諷刺地發現,當初無腦複製的內容是有多麼無足輕重,很多都是微博上藝術博主介紹藝術家的作品圖片。

image

工具也就是軟體,本質是一種用來管理和整理資訊的數位平台。我專注於選擇合適的工具,學習如何使用它,並嘗試將我的筆記、文檔和想法整理成有序的結構。然而,隨著我對第二大腦的使用不斷深入,我開始意識到它遠不止於此。

系統#

第二階段,我開始將第二大腦看作一種系統,一種用於處理和管理複雜資訊的系統化方法。我不再局限於簡單地收集和存儲資訊,而是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完整、更有機的知識體系。我著手重新設計我的第二大腦結構,創建更豐富的分類和標籤體系,以更好地反映不同資訊之間的關聯和聯繫。

在這個階段我嘗試了更多的軟體工具,最終剩下了 Notion,Obsidian,flomo,Apple 備忘錄和 Apple 提醒事項。放棄了之前 AIO 的執著,專業的事項交給專業的工具。

image

思維模式#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工具的數據資訊慢慢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我逐漸意識到第二大腦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它所包含的資訊和生長出的網絡,更在於它所代表的一種思維方式。

image

然後步入了第三階段,在前輩們總結出的規律中慢慢將方法論一步步向更適合自己工作流的方向修正。這個階段,第二大腦已經變為了一種思維工具,用來組織,發散,關聯,產生創意的框架。同時也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單純的數位筆記系統和知識管理工具了,它與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甚至直接用來解決問題、制定計劃、發現新的創意。

設計思路#

既然是設計師,自然會假設設計第二大腦是在自己給自己下單。第一步自然是,明確目標和需求。

明確目標和需求#

你需要定義自己想要使用第二大腦來實現的目標和滿足的需求,可以是知識管理、創意思維、專案規劃等。當然也可以 all in one。

當我把工作生活上的一切工作流大刀闊斧精簡一遍之後,剩下最終的核心流程非常簡單:讀取,編輯,輸出。

只是,不同的任務下,操作的數據主體類型不同罷了。例如,記錄想法,思維導圖,例行會議,寫作等操作的是文本;畫畫和設計操作的是模型,圖片和視頻偶爾會有音頻。電腦裡的常用文件其實也就這麼幾類,其他的工程文件和軟體工具等,一般我只會在涉及回收利用和學習技能的場景頻繁操作。純粹工作用的東西我會用另一套方法去管理,說回知識管理。

基於我的需求,採用第二大腦的整體設計框架是:CODE,即 Capture(採集),Organize (分類管理),Distill(萃取提純),Express(表達輸出)。(源自 Tiago・Forte 的《Building Second Brain》)隨手我也寫下了每個階段決定使用的工具。

image
畫畫的手,字不好看,見諒。

這條記錄是在去年了,和如今實際的情況有些出入,僅僅是當時隨手一記,思路還遠不成熟。

選擇合適的工具#

選擇合適的工具是至關重要的,工具貫穿了整個過程的效率,質量以及體驗。在選擇前需要了解不同工具的設計理念,功能,適用場景,美觀度(設計師職業病)。

我使用的工具目前有:Notion,Obsidian,flomo,Apple 備忘錄。

下面我按照整體設計框架分別介紹。

Capture 采集#

image
第一步是採集資訊,這些資訊分兩大類,我看到的和我想到的。

看到有價值的資訊,一般來源於書,影音,網路,社交媒體,RSS,Newsletter,新聞媒體。
這個順序也是按資訊類型的平均質量來排的。

除了書,這個階段的其他資訊收集我一般會用 Notion 的剪藏插件,收錄到 Notion 中的 Inbox 頁面,統一用一個 database 來管理,不進行特別的分類,只記錄是否重新看過的狀態。總體來說充當一個 “稍後閱讀” 的功能。但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記錄工作專案,目前就不展開介紹了。

image

書籍我認為是最具參考價值的資訊,需要花費整塊的時間。形式上,電子書和紙質書我並不介意,各有各的好處。無論原文摘錄和自己看完當時的想法,我會直接記錄到 Obsidian 。 另外,Obsidian 還承擔了每日記錄的作用,這樣可以讓我明確感受到自己在向著目標前進。

我想到的有價值資訊,更多來自於現實世界。一般會記錄到 flomo 和 Apple 備忘錄裡面。flomo 的輕量化和全平台同步功能比 Notion 和 Obsidian 要好很多,更適合國內的網路環境。Apple 備忘錄更方便我可以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比如飛機和火車上)安心記錄,或使用 apple pencil 隨手寫寫畫畫。

說句題外話,現在一談到資訊的攝取輸入,必然談起算法推薦、資訊茧房。我不是十分排斥算法,凡事客觀上都有兩面,太過或太少反而是不太好的。

Organize 分類和管理#

image
到了分類管理階段,我不僅要考慮工作和個人知識管理本身的內容特性,還會結合每個工具的特性進行優化。

這個階段我使用的是經典的 P.A.R.A 框架,即:

Project 專案:工作或者生活中正在從事的短期活動,帶有明確的目的,時間範圍。
Area 領域:長期致力的事項,做得好會對他人有益,同時自己要負責的事情。雖然不會設定具體的目標,但每個領域都要有堅持的標準。
Resource 資源:具有潛在參考價值的資訊,可以是興趣話題,研究課題,參考資訊,個人愛好。
Archive 歸檔:以上三種資訊處於休眠的狀態,可以是完成或取消的專案,不再介入的領域,邊緣化的資源。

了解 P.A.R.A 之後,作為設計師的工作流,我將其每個類別歸類為下面這張圖。其中歸檔的部分由於我使用的是自己的 NAS,獨具一套更適合我的管理機制,因此這一階段不考慮它。

image

例如,Notion 除了可以隨時同步資訊之外也更善於協作分享。負責承載商業合作專案,品牌運營的管理最適合不過。flomo 主要用於記錄碎片想法和現實中的資訊,因此更加個人化。所以,分類為個人專案,能力提升和興趣愛好。Apple 備忘錄則更加私密,完全和工作無關。因此用來記錄生活專案和興趣愛好。

Distill 萃取提純#

接下來就到了將資訊進行萃取提煉的階段。 其中 Notion 進行專案復盤,回收利用專案資產,總結工作流中的規律,減少和盡量避免重複的工作量,從而提升效率。Obsidian 負責個人專案管理,深度整合專業相關的知識結構,建立越來越完整的知識結構網絡,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讓新的知識可以更快速地融入進來。

image

任務推進系統我也放在了這裡,只使用蘋果自帶的提醒事項。一方面它可以多平台同步,另一方面可以和日曆應用聯動。將資訊提煉之後任何專案都可以分解成單個的可執行的任務。

image

Express 表達輸出#

經過前面幾個過程,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發現和思考,整理歸納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製作成各種內容,便是表達和輸出。

在這個階段,主要輸出的內容有文章,視頻腳本,作品介紹等,這些我使用 Obsidian ,因為其更注重本地數據的管理。同時配合 Git 用來同步和備份也很適合。

image

而需要公開發布的博客文章、技術教學、幕後製作和繪畫作品等,我使用 Notion 。這些內容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分享,加上 Notion 自身界面美觀,排版靈活,閱讀體驗也相對更舒適。但相比華而不實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整體的內核結構設計。

建立結構#

接著,建立結構是關鍵。實際上就是前面講到的將第二大腦看作一個思維工具。用這個思維工具設計出來的結構,能夠幫助我更好的組織和管理我的內容,也更加靈活,不會被某個工具限制。我始終相信:鐵打的數據,流水的程序。

從那張整體的結構圖很容易能看出來,我為自己設計的這套結構,遵循縱向為 C.O.D.E ,橫向為 P.A.R.A。

C.O.D.E 從縱向貫以線性穿整個第二大腦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P.A.R.A 則從橫向貫穿到每個工具中的分類形式,用來給最小單位的資訊進行歸類管理。這些都和使用什麼工具無關,即便把 Obsidian 換成 Windows 寫字板、Word,或是 VisCode 都沒有關係。

個性化定制工具#

image

個性化定制當然是必要的。你也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工作流程,個性化定制自己的工具。這裡我舉幾個例子可以參考:

Notion#

Notion 中我使用兩個自定義的 database 分別管理發布的文章和作品,然後使用 Super 來搭建個人網站,雖然不是主站,更多是起到一個備份的功能。

image

Obsidian#

Obsidian 中的個性化設置當然是用豐富的插件來實現,作用最大的是 Git,Calender,Projects 和 Weread。Git 不再贅述,Calender 主要用於每日記錄,Projects 用來管理無需分享的個人專案,Weread 用來同步微信讀書中的高亮劃線段落語句。

image

整理現有的信息#

設計好完善的結構,接下來需要整理現有的信息。也就是我現有的筆記、文檔、電子書高亮、圖片等。

這一步我認為只需要做到最基本的兩點即可:保持一致性和持續不斷記錄,靈敏迭代。

保持一致性#

保持一致性是建立有效第二大腦的關鍵。在整個結構和使用過程中保持一致性,使用相似的命名約定、標籤和分類方法。

在之前做過的眾多專案中,無論專案的規模大小,一致的文件目錄結構和文件命名方式對專案的推進和團隊配合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需要長時間去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專案小去忽略這些細節。當做的專案數量逐漸增加之後,如果沒做好這一步,無論整理歸檔還是回收可重複利用的資源,你都會面對一堆雜亂無章的數據無從下手。

image

當你可以將各個工具中,甚至電腦硬碟中保持這種一致性,會逐漸意識到這樣做的好處:

  1. 提高效率和可預測性:保持一致性可以幫助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和標準化的操作方法。當所有的信息和操作都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管理和執行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混亂和錯誤。此外,一致性還使得工作流程更加可預測,提高了工作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2. 增強專業形象和品牌認知度:這算是一項附加效果。一致性有助於塑造個人或團隊的專業形象和品牌認知度。當資訊和作品呈現出統一的風格、語言和視覺效果時,可以給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並提升個人或團隊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一致性還可以增強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和忠誠度,促進品牌的長期發展和成功。
  3. 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這一點是對於你將輸出的內容,如果有的話。一致性可以提升輸出內容的質量和易讀性,使讀者更加輕鬆地理解你的內容。

持續不斷,靈敏迭代#

最後,持之以恆是打造第二大腦的終極秘訣。只要去持續記錄和迭代你的第二大腦,無論你的工作流是什麼,你會自然而然地去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系統做到更好,而不是在各種筆記軟體中反復橫跳。

持之以恆地投入時間和精力意味著不斷地更新和維護第二大腦。這包括添加新的資訊、調整結構和佈局、清理過期或無用的內容等。持續改進的態度意味著不斷尋求改進和提高的機會,經常從外界的反饋、市場變化、技術進步等方面尋找優化第二大腦的方法。通過不斷地反思和調整,使這套系統持續保持靈敏和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自己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

總結#

這篇文章,我分享了作為一名設計師自己是如何在打造第二大腦的過程中不斷進化完善這套系統的過程。

  • 理念的進化:對第二大腦的認識從工具到系統再到思維模式的轉變。
  • 設計思路:詳細展示了我是如何根據前輩的優秀思想來設計定制符合自己工作生活的知識管理思維。
  • 個性化定制工具:舉了 Notion 和 Obsidian 中的兩個例子,雖然可能管中窺豹,但我也在不斷努力去進步,發現更好的工具和使用方法,試過之後覺得不錯自然會繼續分享給你。
  • 整理現有的信息: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做一件受益終生的事,自然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始終如一,持續不斷,靈敏迭代。實際上任何事都是符合這一規律。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我認為值得分享的內容。先寫到這裡吧,如果你也是一名設計師,不要浪費這門手藝。如果你不是設計師,我也很高興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到你。

文章首發在:CGARTLAB ,歡迎 免費郵件訂閱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